![]() 和牛肉 不过,我们并不因此而否认日本人在肉牛养殖技术上的实力与贡献。牛的基因经过扩充到改良,最后到纯化的一整套繁缛的过程后,形成了被称为和牛的日本牛。其实日本人吃牛肉的历史并不长,相反,大部分时间,日本受到佛教和神道教的影响,一直坚持不吃肉,特别是作为农业主要劳动力的牛的肉。只是到明治初期,日本开始西化,人们都以穿西服、说洋话、模仿西方生活习惯为荣,明治天皇虽然私下里十分传统,可是只要出席宴会,必然是一份西式牛排装点门面,牛肉被当做了一种维新的符号,所以皇室不仅解除禁令还提倡吃牛肉。 经过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广,日本出现了专业化程度最高的肉牛,其标准之苛刻让西方养牛大国也感到汗颜:每只出生的子牛,会由政府发出“子牛登记证”;当它长至8~9个月大时,会被集中在一小片地区饲养3年,以达到降霜比率(BMS)6以上、红肉比率(成品率等级)是A4或A5级(A5为最顶级)、体重在450kg以下的苛刻标准。顺便说一下日本的评级标准是从A1~A5,数目越大品质越佳。而同是和牛重要出产国的澳大利亚,是用M1-M9+来区分,可是粗犷的澳洲牛仔们好像有点自贬身价,因为澳洲M9等级的牛肉才相当于日本A1~A2,而M8以下的和牛在市场上是不入流的,于是澳洲的大型私人屠宰公司只好自定义新的行业标准,出台了M10、M11、M12的级别,这样,总算有和日本和牛同一档次的竞争实力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