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ar RAW品牌共同所有人兼创意总监PharrellWilliams在阿姆斯特丹公司总部 头顶上方有只鲨鱼在摇摆,被填充得像个呆萌的儿童玩具。下面是一组排列整齐的男女装牛仔服饰,还有一顶巨大的锥形帐篷,全部是用牛仔布制成。同时,作为这座G-Star RAW玻璃建筑的装饰,我还看到了人们用在海底找到的塑料垃圾碎片制成的艺术品。 使用从海洋中打捞出的塑料垃圾制成的艺术品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这真是个绝好的机遇,对我而言可谓天赐良机。因为我要运用创意,并把牛仔布作为发声表达的媒介,并借此向我生活的地球表达敬意,”Pharrell Williams说。他此行来到阿姆斯特丹,既是为了完成商业上的委托,亦是为了兑现他自己的承诺,那就是到G-Star RAW来参与合作。尽管这位音乐人兼企业家所持有的股份目前尚不可知,Pharrell还是自称为该品牌的“创意总监”和“共同所有人”,与他共有该品牌的荷兰人首席执行官Jos Van Tilburg于1989年在荷兰创立了这家公司。 Pharrell Williams非常享受在G-Star RAW的新角色 Pharrell解释说:“看起来只有这样能说得通:品牌共同所有人的身份不仅给了我空间,也给了我把项目做大的自由,但在我眼中G-Star与我完全是平等的,我们是伙伴。我们有同样的诉求:做有意义的事。目前社会上的风气是,这件事从美学角度看起来很好、或者这件事令人愉悦,人们才会被调动起积极性。但历史已经一遍一遍向我们证明过了,只有靠着决心与目标支撑的事情,才能走得长远。” 在阿姆斯特丹工作室手工打造G-Star RAW牛仔装 这位新时代音乐大亨的绿色环保理念所结出的成果,就体现在锥形帐篷旁的一组整齐排列、身着帽衫的人模身上,我们就站在那儿聊天。Pharrell本人身穿一件浅蓝色牛仔布连身工装服,与那些展示用的人模的衣着风格相当不同,人模们身上的男装多是带着干扰性花纹的蟹青、泥棕、迷彩橄榄绿,以及大量的黑色构成的暗色系,即便搭配脚上的白色鞋履和腰部印有“RAW”字样的白T恤打造出轻松明快的效果。 G-Star RAW牛仔裤使用3-D塑形技术,大腿内外两侧的裁剪十分独特 在大楼里参观时,品牌各种花样翻新的面料处理方式,从基本的“RAW牛仔布”(与耗水量巨大的石磨牛仔布截然相反),到复杂的海洋塑料再循环处理,让我眼界大开。G-Star还使用了2009年正式推出的3-D牛仔裤塑形技术,其独特的弧形廓形技术,让牛仔裤的内外拼接缝都能够更好地塑造腿型。 身着G-Star RAW新品系列的人模展示 很少谈及公司目标或产品的Jos Van Tilburg,在G-Star的品牌意义方面罕见地发了声:“对这个地球而言,作为个人,我坚信对这个世界负责是我们的使命。责任本身是以人为本的事情。我们把产品生产转移到有低价劳动力的地方去进行,因此,来关心他们如何工作、如何获得报酬以及超时工作现象是否得到控制等这些贯彻社会标准的责任也就成为了我们责任链上的一环。” G-Star RAW“实验室” Van Tilburg继续阐释他致力于将低价劳动力地区的工厂提升到符合国际标准的工作水平,将对牛仔服装工业这个“并非世间最干净的工业”的现状进行改善,并在RAW产品线中使用可循环再利用与“荨麻”棉质材料,而所谓荨麻棉所使用的是该植物上带刺绿叶的部分。 从G-Star RAW的背景故事来看,这家公司就如同它的总部大楼一样清晰通透,这座带有玻璃停机坪的透明建筑于2013年由荷兰建筑师Rem Koolhaas设计,其设计初衷是要让所有的员工能够互相看得到彼此。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G-Star总部,由荷兰明星建筑师Rem Koolhaas设计 由于品牌的生产工作在别处进行,所以这次的参观少了我感兴趣的“从纱线到产品”的过程,难免有点遗憾。但整体上这次旅程还是充斥着种种令人振奋的时刻,例如到公司陈列室参观时,那里存放着35000余件古着运动服与军装外套,还有存放在透明塑料盒中、收纳在架子上的海量配饰。 G-Star古着服装陈列室内部,这里是设计师寻找灵感的地方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我们设计工作的起点就在这间陈列室,不是照搬,而是从这些服装和配饰上获得灵感,并在它们的基础上琢磨着怎么作出新东西,”男装部主管Ruud de Bruin如是说。他把品牌的创作流程描述为“对过去进行深入了解,并面向未来进行创作。”我看到一列拉链式收腰短夹克,上面带有能想到的各种用色与纹样,还有用于军事伪装、实用用途与对应极端天气的服装。陈列室中的其他区域则按照配饰或运动或休闲的分类专门收纳这些1970年代以来的古着衣物。 G-Star RAW古着陈列室保存的35000余件单品中的一部分 Pharrell在另一楼层加入了我们的参观,当时我们正在观看一件在女士牛仔裤正面腰部附着女装小手袋的新单品:算是一件在看音乐节的过程中确保财产安全的时髦小玩意。首席市场官Thecla Schaeffer指给我们看一件相当激进的G-Star RAW T恤,上面印着大大的黑色口号:“你他妈的在对我的海洋做什么?” Pharrell带领大家参观G-Star RAW总部 我问起4月5日就年满43岁的Pharrell,在作为G-Star共同所有人的身份上,令他感到“高兴”的部分是什么?他在音乐产业中的多年浸淫是否使他深刻洞察到了在数字时代发生的剧变? “音乐产业内部眼下正在酝酿变革,就如同‘阿拉伯之春’以及世界范围内正在发生的种种剧变那样,而我正在与一些极富才华的人共事,他们也将这些暗流看在眼里。这种情形很像是《大空头》(The BigShort,2015年影片)里描述的那样。这样的大冲击眼下正在我们眼皮底下暗流涌动,之所以发生这样的剧变,主要因为整个音乐产业都被高高挂起在这样一个既迂腐过时、又僵化陈旧的心态之中。现在普通的小年轻其实并不想买实体CD,因为还得随身带着,太不方便。为什么不直接购买数字媒介呢?到头来,你并没有实际“拥有”这东西:因为它被存储在手机内存里,或者存储在别人的某个站点上。” Pharrell与G-Star RAW团队部分成员 “这一代人是不愿去拥有物质的一代,”Pharrell接着说。“他们会说:‘我不想有车,因为我可以用Uber’;或是‘我不想吃大餐,我想随便吃点小吃。’但正在运营着这个产业的人都太老派了,他们认为什么东西都必须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实实在在的拥抱当然好,但我们都得看清,如今虚拟爱情也是越来越常见了。 我觉得Pharrell对于音乐领域的反思实在太有趣了,而在我的另一篇关于他的文章里你可以读到全文。而牛仔服装的处境貌似与音乐领域有着云泥之别。这些牛仔布单品总是带着大量的情怀与乡愁,承载着个人的情感与记忆,所以最后即便穿旧穿破了,人们也总是舍不得扔掉。似乎至少从嬉皮风与手工钩编的1970年代开始,个性化的牛仔裤就已经是时尚界里的一份子了。 而当3D设计部门主管Pieter Kool向我解释高科技在牛仔布领域产生了何等影响时,我彻底着了迷,尽管这些还没能勉力打入高级时装领域内部。 G-Star RAW阿姆斯特丹总部中庭的牛仔布装置 Jos Van Tilburg告诉我他是如何通过“Raw for the Oceans”这个联名系列跟Pharrell达成合作共识的,以及他们是怎么碰撞出了这次“灵光乍现”的火花。 “我觉得我俩的‘频道’太合拍了:他人在音乐产业中,而我们一起在时装产业合作,有人认为这种组合是不会好的,因为通常意义上这是并不相融的两个领域。对于Pharrell和我而言,这倒是很有趣。之前我也与其他人联名合作过,诸如工业设计师Marc Newson,但那是十多年前的事儿了,”他说。 “与Pharrell的合作并不是拍脑门决定的:你们必须得先对彼此有些了解才行,”他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利用这次的‘Raw for the Oceans’系列作为彼此‘勾搭’的试水,这个系列不为挣钱,而是一项公益事业。现在我俩已经进步到‘真爱’的阶段了,对于品牌而言这无疑是件好事。推进界限拓宽领域嘛。我俩怎么进行统一和整合?哦就拿这个牛仔布的锥形帐篷来说吧:‘嘿我有个点子!’我们就是这么碰撞出了这些‘有了!就是它了!’的火花,真是特别激动人心的体验。” G-Star中庭陈列的牛仔布锥形帐篷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随着该公司在G-Star Raw合作方面所作出的成绩,全球70个国家的6000个销售网点,以及五月份将在纽约麦迪逊大道上开张新店的声势,我在好奇他们宣扬环保理念的主张是否能借此传播出去、使得买手们和消费者更加留心环境,尤其是从最基本处着眼,比如一条牛仔裤对环境的影响。 G-Star RAW中庭上方的巨大牛仔布鲨鱼和螃蟹 图片来源:@SuzyMenkesVogue “Pharrel人气很高,而如果他也在谈论循环使用海洋打捞的塑料制品,那传播效果可比我来说要好得多了,”Van Tilburg说。“我们从这个点上认识彼此,我也会从这个点出发,让这个项目做起来。但我坚信世界正在发生改变。我觉得消费者们对我们传达的这个信息越来越感兴趣了,而且到头来,我们的想法都会发生改变,并且在购买这件事上会越来越有责任感。” 我们不妨带着希望,希望这次的G-Star Raw联名系列真的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从一条条牛仔裤做起,到一片片干净的海洋,积跬步,成千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