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ic Chen陈伯康[北京设计周创意总监] “我最喜欢的事是每天能够与一大群有想法、有创意的人一起工作,北京有很多有趣的人,和他们一起头脑风暴总是让我受益良多。” 通过去年一届风风火火的北京设计周,好像国内设计圈的人都认识了这位中文还说不太溜的归国游子,因为他统筹策划设计周的全盘创意,国博、世纪坛、751、大栅栏,场场落不下。他曾是《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的撰稿人,创立并组织了上海100%Design设计展,三年前又怀着满腔抱负来到北京,因为觉得这座城市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坚持着设计的中国口味,也确实是特别国际和现代的。 一位纽约记者曾在报道中感叹:北京设计周不仅仅是设计作品的秀场,更引起了一场“对话”,这番对话建立在中国和世界、设计和大众之间,它甚至比欧美的设计周更有趣。比如在大栅栏地区,很多居民走进了穿插在胡同中的展览现场,好奇地观看那些天马行空的设计作品,也会提出很多问题。这就让设计脱离小群体的孤芳自赏,向大众的心中又迈进了一步。 “设计周还取得了一些立竿见影的成果,”Aric兴奋地细数,“设计师婧婧从设计周中被发掘出来,获得了伦敦博物馆颁发的Brit Insurance年度设计奖;英国V&A博物馆也决定参加今年的北京设计周,从中购买一些中国设计师的作品成为馆藏。” 仅仅四五年前,当外国同行问Aric中国的设计行业有哪些欠缺时,他的答案很长:拓展市场、培训院校、展览场地、媒体关注……而每年办一届热闹的设计周,将政府、厂家、设计师、博物馆和大众拉到一起,这就好像一场舞会,大家各自寻伴,总能有精彩发生。 今秋的北京设计周,Aric希望适当增加一些商业性,将其做得更专业,而又有意不会太商业。展览内容也将继续创新,世纪坛会增加数字设计的展览;在大栅栏,计划邀请国际顶尖设计大师进行装置设计,还有想法将设计与老字号店铺相结合……听起来好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