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了两周本季男装秀后,我发现男装方面的确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革命。 以往T台上的男装风格不是格外狂野怪异,就是谨小慎微地尝试重新演绎经典——这令T台上衣冠楚楚的男模陷入了一片乏味无趣中。 以下是我过去几天在巴黎男装周T台上的所见:正装燕尾服因为压花领扣而增色不少(DiorHomme);一款有着慕拉诺玻璃般美妙色彩的定制外套(Berluti);羊绒开衫搭配柔软的毛衣和光亮的小牛皮裤(Hermès)。周日的Lanvin秀结合了大尺寸和紧身设计;服装简约时髦,装饰精致繁复。 本季T台上的男装风格与中规中矩的常规单调风(Normcore)背道而驰。 作为时尚评论家,我总是在想,那些朴素低调的衣服又如何能被定义为“时装”。穿着简单低调是一种选择,但称不上是时尚。然而,近20年来的男装秀已经有了彻底的改变。在我看来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亚洲和中东等地区的男士也逐步进入国际时尚视野,年轻人不再受限于老掉牙的欧洲时装风格。球鞋变得百搭,定制装与运动风格亦可完美交融,这些都证明突破传统局限将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活力。 再者,男装销售取得了巨大成功。没什么比意识到男装销售渐趋攀升而女装销售则日渐萎靡这一点,更能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去购买花样繁多的男装了。 或许最重要的转变是,各大品牌意识到,设计师才是他们男女装风格的活力源泉。因此,StefanoPilati加入了意大利男装品牌Ermenegildo Zegna;Givenchy设计总监RicardoTisci投入了与女装周同样多的精力来准备男装周;而英国设计新星Jonathan Anderson则被Loewe请到。 Lanvin:制服、个人主义和未来主义 设计师不只创造服装;他们还要构思创意并将最初的想法概念化。我正好见识了此过程:Lavin设计总监Alber Elbaz及其设计伙伴Lucas Ossendrijver告訴我,他们的服装系列开始于对Alber Elbaz写在几片纸上的构想的讨论。当助手Lucas解释该系列的三个不同特点“制服,个人主义和未来主义”时,Alber Elbaz问:“当今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意味着什么?我们的作用、能力和优势是什么?” 把观众置于中心位置,耸立着经典雕像的T台围绕着我们,强化了上述理念。服装也是一样的道理,看似简单实则充满细节。因此,一件简单的卫衣会配有金属铆钉,或者一件简单大衣会因为搭配有毛绒流苏围巾而看起来更戏剧化。 宽松裤搭配中长款合身夹克运动鞋,或是紧身裤搭配印花上衣,这两种服装搭配不相上下。当男模们在T台上走秀时,他们看起来彷彿可以从容自在地驾驭身上的任何东西,无论服装长短、是否合身、颜色或面料如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