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里的村庄 “‘村’中最好的是,无论你是什么背景,‘村’永远对你开放,在这个开放的社区里,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潮人,不同的流行风格。你不用穿着华服,但照样可以从‘村’里走过。”三里屯Village的策划者、欧华尔顾问公司董事罗健中说。 站在新三里屯的空地上,罗健中回想起他1998年第一次来到这里的印象,黄金年代那种自由自在的气象挥之不去。“这是三里屯最大的精神财富,从这个意义上,新三里屯也要向老三里屯开放,甚至两者融为一体,抹去新的印记。” 彩色魔方般的新三里屯源于欧洲已经成型的“城市村庄”(Urban Village)。罗健中说,城市很大,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到处都是陌生人;而村庄很小、鸡犬相闻、亲密无间、安静,人们相互了解。一个地方怎么能既享 城市的便利,又兼村庄的好处呢?秘诀就在于恰当的规模,适当的密度,土地、空间和建筑物的混合使用,不同社会阶层的混合居住,公共交通状况良好且适合步行 的环境,把那些不存在邻里关系的地方重新聚合起来。 Village限高18米,恰好让它形成了一个个独立又关联的低层建筑群,一个乡村尺度的城市街区。罗健中试着让这个新群落与老街道连接起来,在内部大量 运用斜线。“眼睛可以不时向左向右扫描,多一点变化,这才更像一个有人气有生活的地方。”他请来不同的建筑师来设计不同的楼,同样是为了呈现真实城市中的 参差多态。居中连接Village南区和北区的,是出自隈研吾之手的设计酒店瑜舍。罗健中说,这无疑是Village的Icon,但它不是在说“看我,看 我”,而是创造了对城市开放的交流空间,更用斑斓的绿色系魔方体,实现了隈研吾一贯坚持的“消去建筑的存在感”:“老的、新的、大的、小的、人工的、自然 的,所有一切都杂乱无章地混合在一起。把这种混沌实现在一个建筑中,使它与周围的混沌融为一体。” 罗健中一直强调Village是一个“开放城市”——低层建筑被通道、小径、庭院环绕,形成公共空间,24小时开放。“有围合的中心广场,小孩子可以游 戏,母亲与母亲可以交谈,年轻人可以停留约会。周边有座位可以坐,有树可以倚靠,就天然形成一个表演场。一切都像原本就在那里,就连Apple门口的那棵 树的位置,也经过了仔细研究:北京冬天的阳光从南到北,因此种在了阳光较好的北边。” (责任编辑:admin) |